科学研究

  • 学术成果

学术活动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成果

陈东升:新冠疫情对武汉及湖北经济的影响及相关政策建…

发布时间:2020-02-21 作者:互联网 来源: 访问次数:594

陈东升:新冠疫情对武汉及湖北经济的影响及相关政策建议


健康经济与管理研究|新冠抗疫要报(四)


作者:陈东升教授   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理事长、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


摘  要:2020 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武汉地处全国交通要津,人员流动频繁,疫情迅速在全国蔓延。从武汉的产业结构来看,第三产业对武汉的影响偏局部,外溢的效果比较有限。消费与地产在短期内受到明显冲击,疫情结束后预计出现补偿性反弹。对武汉的制造业来说,我们的草根调研显示武汉的三大支柱产业(光电子信 息产业、汽车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不仅短期现金流不会出现大幅的恶化,而且也没有将产业链转移的计划,疫情不会对武汉产业的根基产生影响。 

针对此次疫情,我们对武汉和湖北还有全国有如下建议:对武汉而言,建议不仅针对短期疫情,还有一部分长期的建议。一是利用技术手段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发展线上交易 和线上办公;二是利用市场化手段提升武汉医疗健康产业的高度和广度;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对人才引进的政策力度;四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汽车产业的新高地。对湖北而言,一是进一步协同发展的武汉“1+8”城市圈;二是借助湖北本身就具有的雄厚的汽车产业,进一步提升湖北汽车产业的综合实力;三是抓住长寿时代的机遇,布局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全国而言,一是针对本次疫情暴露出了我国在公共卫生领域仍 存在突出短板,应正视并加以解决;二是充分利用好财政和货币政策,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三是处理好防疫和复工之间的关系。 


 

第一部分   疫情对武汉的影响 


一、武汉的基本情况

武汉在我国经济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武汉市是中部六省中的唯一的副省级城市,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其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武汉是长江中游城市圈的核心城市,向西连接西部的成渝城市圈,可以释放中西部经济增长潜能;向东连接长三角经济带,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活动紧密结合。

从经济结构看,第三产业是武汉的主要产业。2018年武汉市第三产业GDP占比为54.6%,略高于全国平均的53.3%的水平。其中,批发零售、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是第三产业中占比相对较高的产业。

二、疫情对武汉第三产业的影响

我们首先讨论第三产业,因为第三产业对武汉的影响偏局部,外溢的效果比较有限。武汉的第三产业中,批发零售业以及房地产业占比相对较大,因此我们将分析的侧重点放在了消费和房地产领域。

对于消费行业而言,武汉的消费能力强大。2018年,武汉的社会零售总额达6844亿元,增速达10.5%,快于全国平均增速9%。武汉的社会零售总额居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第5位,排名位于上海、北京、广州、重庆之后。短期来看,疫情不可避免的将会对武汉的消费产生明显冲击,且由于武汉实施严格的封城和居家隔离政策,疫情对消费负面影响将比全国其他地区更加严重。疫情在春节旺季快速扩散,酒店、餐饮、娱乐、交通运输、百货购物等行业几乎陷入冰点。但提供到家服务的外卖、生鲜配送等与电商结合紧密的线上消费则在疫情中业务激增。预计疫情结束后,前期积压的许多消费需求将会出现报复性释放。长期来看随着武汉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

疫情对武汉的房地产业也将产生明显的冲击。受疫情影响,武汉的房地产市场春节期间和2月的销售出现大幅下滑。许多房企关闭了湖北境内的所有线下售楼处,销售人员在线上销售,但由于疫情影响仍在持续,消费者观望心态重,网上销售的作用仍较为有限。数据显示,春节以来,30个大中城市地产销售面积出现大幅下跌,今年除夕以来的累计成交面积仅为27.94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的458.46万平方米的跌幅高达93%。全国房地产销售市场整体仍处于半停滞状态。销售下滑必然影响房企的拿地和投资决策,进而对武汉的房地产投资造成负面冲击。对于全国其他地区而言,由于许多地方仍然实施严格的人员流动限制措施,线下售楼处无法正常营业,因此短期内销售情况仍将面临较大挑战,房企现金流压力陡增,因此疫情不仅会冲击武汉当地的房地产市场,对全国的房地产投资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认为,疫情结束后,相关影响有望逐步恢复。一是有购房需求的群体不会因为疫情本身而改变;另一方面武汉的支柱产业被疫情冲击的影响非常短期,所以武汉这座城市的根基不会发生任何动摇。武汉作为楼市的新一线城市,近年来在土地市场和商品房市场均表现抢眼,此次疫情尽管对武汉存在短期冲击,但是并不会改变其长期向好的趋势。


三、疫情对武汉制造业的影响

武汉是中国的制造业重镇,从产业结构上看,若以制造业投资规模和从业人员数量考察武汉制造业细分产业的情况。汽车工业、电子信息、医药制造业等行业是武汉的重要支柱产业。因此要判断疫情对制造业的影响应当主要关注这几个支柱行业的情况。我们对武汉这些行业的主要公司进行了初步调研,来判断这次疫情对武汉产业的影响。

(一)光电子信息产业

光电子信息产业包括面板、半导体芯片、光纤光缆等子产业。

(1)面板企业(三个面板企业)

疫情对面板生产环节影响有限。由于面板企业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较高,且产线都不能关闭,春节期间也一直在生产。所以疫情对生产的影响有限。

疫情对产业链有潜在影响。从需求端来看,电视是面板的主要下游,国内占全球需求20%左右。因此二、三月份电视销量的下滑会影响到面板的出货量。因为当前企业库存量偏短期,所以上下游材料和物流问题在中期会对企业产生影响。同时面板需要的上下游材料较多,因此如果出货量或者个别材料有影响,那么会影响整个产业链。

疫情不会造成趋势性产业转移。面板本身是一个大宗商品,武汉供给受影响,只会影响当地的厂区出货,但这些企业在其他省也有厂区。另外,面板投资金额大,周期长,所以不认为疫情会在成趋势性的产业转移。

疫情不会造成面板企业的现金流问题。面板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很好,且账上现金较多,以某上市公司为例,账上现金接近500亿,每年有200亿+的经营性现金流。武汉地区占其收入比重不高,不会有现金流的风险。

(2)半导体芯片(某存储企业)

疫情对产生环节的影响有限。半导体芯片的生产都是洁净室连续进行,且产线不会停。工人现在两班倒,能够维持正常的经营,客户销售有绿色通道。虽然消费性电子需求减少,会造成终端下游的需求减少,但公司属于技术研发阶段,销售收入波动对公司的经营影响较小。

疫情对产业链存在影响。目前海外的设备供应商都离开了武汉,因此公司扩产的进度会延后,省内设备厂商精测电子等销售会受到影响。

疫情不会造成产业转移。产业转移不会出现,公司是nand存储器国内唯一的半导体制造厂商,主要受益于国产替代,因此不会向海外转移。

疫情不会造成现金流问题。国家产业大基金和大股东紫光集团刚完成接近400亿的增资,现金流不是问题。

(3)光纤光缆

疫情对生产影响有限。光纤光缆的商业模式非人力密集,预制棒和拉丝的人力要求都不高,所以现在产能要复产不需要太多人。

疫情对产业链影响有限。武汉长飞+烽火占据了全国光纤光缆30%~40%的有限产能,可以替代的产能主要集中在江苏、杭州、天津等地;当前属于光纤光缆需求的淡季,叠加主要客户三大运营商仍处于光纤去库存阶段,短期开工停滞对下游应用影响不大,对短期供需供给的冲击有限。

复工之后产能可以保证单中短期运输交付存不确定性。计划2月17号复工,工厂里面有留守的员工,已经开始提前消毒、维护设备等等,复工之后产能恢复应该可以保证。

现金流问题不大。在手现金充足,带息负债占净资产比重不高,应对日常开支足够。

(二)汽车产业

湖北汽车产量占全国10%,武汉占全国4%。零部件占全国比例略高于整车。我们以一个整车公司、一个零部件公司(武汉基地是其三大基地之一,年产值5亿)的交流为主要信息来源,整理结论如下:

武汉目前生产全面暂停。没有收入情况下费用仍然发生,资产比较重,持续下去将造成比较大的亏损。时间暂定20号复工,实际可能延后。需求端目前很多4S店尚未开店,需求较弱,但由于需求比生产分散,生产停滞的影响更大。

对上下游产业同步产生影响。汽车产业配套比较固定,因此对上下游的影响是同步的。目前上市公司的中小供应商还未出现问题,停工时间还不是特别长,比原计划才多了1-2周。长期中小企业肯定会出问题,未上市的汽车零部件的资金一般比较差(本身就有很多的被占款,产业链地位低)。

生产主动转移较难。企业资产不轻,且一般就近配套。客户转移订单较少。由于大部分就近配套,同步停产和复工。少部分国内的客户也没有提出转移。但出口可能转移,比如日本客户提出如果长期不能保证供应则转移。这种转移短期不会发生(汽车配套认证时间长,需同步开发等),但如果维持现状则有风险。

短期现金流问题不大,长期有不确定性。现金流3个月内不会有问题,时间更长则会困难。

(三)生物医药产业

疫情对生产造成影响。疫情对医药公司的生产还是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但是以体外诊断产品(新冠病毒的测试盒)为主的企业则持续生产。

对产业链有一定影响。对产业链有一定影响,原材料供应是主要问题。另外,下游经销商资金能正常运转,经销商产品相对丰富,虽然原有的业务有一些负面影响,但是现在他们转做疫情相关的产品。最后,公立医院其他检验科目暂停了,也会对相应医疗产品需求形成冲击。

疫情不会造成产业转移。在受访的三家医药公司中,均没有让产业从武汉转移出去的需求。

短期现金流问题不大。受访企业均认为现金流问题不大,可以持续。

整体上讲,从调研结果看,疫情不会对武汉的支柱产业形成根本性的冲击。我们的草根调研基本涵盖了武汉的重要支柱产业,调研的公司也都是这些领域里比较有代表性的公司,代表了武汉相关产业的主流企业。光电子信息业由于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受到复工延迟的影响比较小,同时由于这些企业受到政府支持力度较大,现金流情况整体较为健康。汽车产业因为复工困难受到一些影响,生产基本停滞,但产业链上的其他中小企业由于停工时间不长,目前还未遇到严重问题。医药行业中,与疫情相关的生产获得明显提升,但是部分日常药品和其他产品的生产受到一些影响,但整体仍处于可控范围。从就业角度看,中小企业可能面临的压力更大一些,大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对就业也未形成明显冲击。从产业的角度看,受访企业基本没有将产业链转移的计划,疫情不会对武汉产业的根基产生影响。


第二部分   疫情对湖北省的影响 


对于湖北省而言,其受到的经济影响很大程度上来自武汉,主要原因在于湖北是典型的单核心省份,武汉在湖北全省的经济版图中处于中心地位。2018年武汉市GDP占湖北全省GDP的38%,在全国所有省会城市中排名第六。

一、疫情对湖北第三产业的影响

整体来看,我们认为湖北省第三产业受到的冲击和武汉类似。从消费的角度看,短期内,由于全省均采取了严格的封城、封路措施,线下消费基本停滞,因此全省境内的酒店、餐饮、娱乐、交通运输、百货购物等产业都将受到明显的冲击。疫情过后也将逐渐恢复。但由于非武汉地区多属于三四线城市,考虑到中小企业受到疫情冲击更大,且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低于武汉地区,因此恢复到正常状态所需的时间也相对更长。

对于房地产而言,由于当前全国的地产销售都处于半停滞状态,因此目前来看,湖北其他地区受到的冲击和武汉类似。但疫情过后的恢复可能同样慢于武汉。主要原因在于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近年来受到人口流出等因素的影响,整体处于下行通道,对返乡置业需求较为依赖。而此次疫情使得今年的三四线返乡置业消失。部分三四线城市返乡置业在全年销售占比超过20%,甚至能到25%。本次疫情对客户返乡、购房意愿等造成影响。因此,今年春节前后三四线城市返乡置业基本消失,对部分依赖三四线返乡置业的房地产企业打击严重。


二、疫情对湖北制造业的影响

从制造业的角度看,武汉和非武汉的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有不同。相似性在于,除武汉之外的其他地区中汽车产业也是规模******,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不同在于,除汽车行业外,农副食品加工、非金属矿物、纺织业等是湖北省的重要产业。这些产业在武汉分布的相对较少。

从其他产业看,湖北省境内其他重要的行业包括纺织业、化学制品制造等行业等。这些行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容易受到复工延迟的不利影响。从生产端的角度看,由于湖北要求各类企业不早于2月20日复工,加上部分返程员工还需要居家隔离,因此这些产业大概率3月之后才能正常运转,受到疫情影响相对较大。同时,由于下游工程开工,项目审批等各环节都基本处于暂停,因此对上游的制造业需求短期内快速下降,化学工业制造,非金属矿物等行业将受到明显冲击。此外,由于这些行业中中小企业较多,且前期存在机器,厂房等的固定支出和其他固定成本,因此停工停产带来的现金流冲击相对较大。

对湖北而言,由于汽车产业为其重要的产业,我们重点分析疫情对汽车产业的影响。我们把此影响分为销售和生产两方面来分析。从生产上来说,新冠病毒的爆发及流行将毫无疑问影响到产量,因为在多数地方整个假期都被延长了。湖北省的复工时间最晚,受到的影响也将******。以2019年为例,湖北的乘用车产量占全国的10%。在2019年的第一季度,这些厂的产出量是49.1万台,2月的月产量是10万台(期间有春节假期的原因)。武汉的工厂产能更是占全省的总产量的80%。主要影响的厂家是东风,本田,通用,PSA和日产。

在疫情情况下,由于生产暂时停滞,因此库存水平将决定当前湖北车厂对疫情的应变能力。2019年中国汽车行业是处于去库存,疫情导致产量下降将会使得厂商实际库存水平更加关键。那些有高库存的汽车厂商将会处于优势地位来保持自己的稳定销量,原因是目前的停摆不会对他们的商品车供应产生影响。以奇瑞为例,在2019年的1月-11月之间库存增加了11.3万台。大众集团则在同时期增加了约8万台车库存。根据上汽通用的最新数据公布,上汽通用在2019年年底盘点时有5.9万台的库存。与此同时,低库存量的汽车厂商将更容易受到供应链的冲击,比如一汽丰田和东风本田,它们在2019年减少了库存,所以将会很快受到供应链生产中断的冲击。最坏的情况是,一些低库存的厂商在危机开始之初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无车可卖了。


 第三部分  政策建议 


一、对武汉的政策建议

对于武汉而言,短期内由于采取了极为严格的政策,社会经济活动受到明显抑制。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损失,应当在抗击疫情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尽可能降低疫情的影响。

一是利用技术手段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发展线上交易和线上办公。对于教育,金融,信息技术,法律,科研,咨询等依赖信息交流而非物品交换的服务业而言,现在的技术已经能够使信息交流在线上快速进行,不必面对面,这些生产型服务业都可以通过网络恢复运转,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于医疗,可以通过远程设施进行医疗咨询和辅助诊断。此外,目前,约有40%的生活性服务业,比如零售、餐饮等,可以通过稍加改进实现不接触交易,应当借此机会对这些服务业进行升级改造,在不增加人员接触风险的同时,减轻疫情对这些行业的冲击。

二是利用市场化手段提升武汉医疗健康产业的高度和广度。首先,作为中部唯一超大城市,武汉本身医疗资源丰富,要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具有强势话语权的医疗行业的顶尖学科,利用人才政策吸引和留存高层次医疗人才,制定积极政策激励医疗人才的创新科研机制;其次要利用武汉现有基础研究优势,利用市场化手段加强对研究成果的转化,促进产学研合作,突破政府局限,扩大基础研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最后,加强初级诊疗制度建设,加大对全科医生的培养,提高待遇,理顺分级诊疗体系,利用制度创新、人才创新普及数字化医疗服务,积极发展社会办医扩大供给,避免大型三级医院时时处于战时状态,而没有足够精力应对突发应急状况。

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对人才引进的政策力度。在本次草根调研中,部分生物医药企业反映,即使面对疫情,企业经营过程中仍然存在人才缺口,希望政府能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这也充分说明,在平时状态下,企业已持续面临人才缺口。我们预计疫情结束后,人才缺口有可能进一步放大。我们建议政府未雨绸缪,着手制定并出台相关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并留住人才,继续打造武汉的“金字招牌”。

四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汽车产业的新高地。汽车产业是湖北的重要支柱产业,尽管汽车行业受到本次疫情的短期冲击,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建议进一步重视并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引导基础设施的电动化转型,支持基础科学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提升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安全性,易用性等,增强汽车产业的实力。


二、对湖北的政策建议

一是进一步协同发展的武汉“1+8”城市圈。武汉“1+8”城市圈,是指以中部******城市武汉为圆心,覆盖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周边8个大中型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当前“1+8”城市圈的发展面临挑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经济的倾斜性突出,武汉GDP占城市圈经济总量将近六成,但人口只占到经济圈34%的比重,说明8个周边的城市的人均GDP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做到均衡发展最重要的点是如何提高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不是简单的限制武汉的发展。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核心城市,是能够对城市圈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的,这也是“1+8”城市圈相对中部其他城市圈******的优势。

二是进一步提升湖北汽车产业的综合实力。近期特斯拉在上海建厂并投产引发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湖北全省有多个地方具有汽车产业发展的良好条件和深厚产业基础,应当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浪潮中抓住机遇,培育起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这一方面能进一步增强湖北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平衡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分布,使其不仅仅集中在长三角等区域。

三是抓住长寿时代的机遇,布局第三产业的发展。长寿时代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比如发展养老,健康,教育产业,是吸收就业和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从发达国家成功的转型经验来看,这些行业的发展是走出“中等收入陷阱”主要应对策略。湖北应该抓住国家经济转型机遇,搭上经济持续发展的列车。


三、对全国的政策建议

一是针对本次疫情暴露出了我国在公共卫生领域仍存在突出短板,应正视并加以解决。本次疫情暴露出我国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领域存在明显短板,从数据来看,2018年我国公共财政中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明显小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我国在相关领域仍然面临巨大的追赶空间。近期,中央深改委会议中指出,要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我们认为,对于此次疫情暴露出的问题,应当正视并充分总结、充分反思,及时加以解决,确保对人民的生命安全负责,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

二是充分利用好财政和货币政策,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财政政策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适当短期内降低社保费率以降低企业负担,并通过适当扩大中央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适当增加专项债规模等方式缓解政府支出压力。货币政策方面,要通过降息降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增加信贷投放,适当放宽金融领域失信行为的界定标准,解决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三是处理好防疫和复工之间的关系。与我们对武汉的政策建议整体类似,我们建议要通过科技手段,发展线上交易和线上办公,降低因推迟复工对经济的影响。同时,根据全国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允许有条件的地方进行有序复工。管理思路要从“静态一刀切管理”向“动态分级管理”转变。应因城施策,根据各地确诊病例数量和变化趋势,动态划分疫情轻重地区,合理设置隔离管理和复工标准。同时,要简化复工审批流程,非重点区域应加快企业复工的批复,对于具备复工条件的企业应一视同仁予以批复,不应根据企业规模或所有制属性区别对待。